“踩高跷、划旱船、看猴王表演……”“潮牌、清浆、豆沫糊特、面疙瘩、炒米水、大锅菜、锄夹子……”这些赣榆人特有的节目、美食“高定”吸引了不少“老乡”回家过年;家乡新景象让“老乡们”眼前一亮,“乡村旅游 ”衍生出丰富业态,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向纵深处发展;外地游客则在这里逛新春集市、赏民俗表演、尝网红小吃,感受记忆中“老家”的年味儿,回味“久远”乡愁。
村村有好戏 回村过大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或许这就是回家过年的意义”“欢迎您踏上回家过年的旅程”……“回家过年”始终是中国人最深的乡情,最浓的乡愁。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正式启动“村村有好戏 回村过大年”系列活动,将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安排,突出全区各村乡村文化特色,丰富乡村旅游文化体验,让群众过一个有品位、有滋味、有趣味的“年”。
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前赵湖村广场上,一场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正在精彩上演,格外热闹。“舞龙、快板、杂技,歌舞”等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村民亲自参与编制、导演、表演,每个节目背后,都蕴藏着村民们的辛勤付出和深厚情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归来的游子展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繁荣和美好。
“今年从外地带着孩子回家过年,好几年没回来了,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还有特色演出节目,最让我惊讶的是‘美小村’,很多我们七八十年代的物件孩子都没见过,非常新奇,也让我们感觉像是回到小时候一样,年味特别浓。”赣榆区金山镇前赵湖村村民张颖说。
“传统的小卖部、学生时代的教室、记忆中的大队部、黑白电视机以及舂臼、磨盘等过去的粮食加工器具”,唤起了人们童年的美好回忆。美小村院内外挂起了大红灯笼,提前为村民们营造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环游一圈不难发现,“美小村”由民俗文化村落、生态种植农场、游艺拓展营地三大板块构成。
赣榆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王学济表示:“‘美小村’结合传统文化改造乡村的街区,既让60后、70后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历史记忆,同时又满足了80后、90后乃至00后对我们农村现代文化的需求,这是一个集文化、农业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好景点。”
“我们通过收集一些老物件,复原一些过去的场景,唤起大家对童年和过往年味的回忆。”80后返乡创业者、“美小村”项目负责人李玲介绍说,春节期间,他们将围绕特色年味文化体验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的民俗活动。
“三下乡”用心用情“民心工程”常态长效
“用心读世事沧桑,鱼龙变化,钩沉历史斤斤计。放眼望春光绚烂,桃李芬芳,锦绣前程步步高。”一副全联36字巨幅大红春联喜庆亮相赣榆区塔山镇计斤门,拉开龙年庆新春序幕。
赣榆区塔山镇计斤门是2024年“城门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在连云港揭联的首站。今年是“城门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活动连续举办的第九年,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江苏省楹联研究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联合各地宣传部门共同举办的跨界融合新年俗品牌活动,创造性地将650多岁的物质文化遗产明城墙和传承千年的书法、楹联、春节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融合在一起,打造出形式新颖的新年俗,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新时代年俗活动的融合创新,充分彰显文化自信。
“我们的计斤城门依托180余米古城墙遗址建设而成,此次计斤门挂春联活动创造性地将千年古城墙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千年的书法、楹联、春节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市民王玉英介绍说。近年来,塔山镇在深挖“计斤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丰富拓展现代旅游元素,新建计斤园、汉土城墙遗址公园与计斤门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先后举办大型特色民俗文化节3次,承办“三下乡”等活动10余场,以及举办挂春联活动,目前已成为连云港市民节假日、周末旅游必选地和网红打卡地。
为农、支农、惠农始终是“三下乡”工作的核心所在,2024年赣榆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温暖秋冬”文明实践集中服务活动也在计斤门隆重举办,以税务局、总工会、赣榆农商行、城管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烟草公司等46家单位为代表的区“三下乡”各成员单位满怀真情、带着温暖为塔山镇的老百姓送物资、送资金、送项目。“非遗展示、鱼王拍卖、湖鲜品鉴、农产品展销、送春联”等46个活动同时开展,据统计,“三下乡”捐赠现金、物资共计约52.2万元、项目2600万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村游”的火热让社会各界的目光更多的投入到乡村,深入挖掘乡村特色,“采摘园、农家乐、民俗小院”等“乡村旅游 ”产业加速发展,“年味儿”主题的乡村游更是成为各地营造过年氛围“整活”的新选择。人们走进乡村感受年味,乡村特色走向社会大众视野,“双向奔赴”更有利于打造“乡村游”品牌,促进乡村振兴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赣榆区融媒体中心、曹莹、张南宁、 秦梓钧、李明怀)